专家:陈大钦
报告时间:2014年06月19日下午2:30 ?
报告地点:BETVlCTOR手机登录茶山BETVlCTOR手机登录11B-208会议室
报告题目:光功能透明玻璃陶瓷
-------------------------------------------------------------------------------------------------------
专家简历:
陈大钦:男,78年7月生,理学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2001年和2004年在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随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2008年获得福建物构所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2011年12月聘为硕导,2012年12月破格聘为研究员,2014年2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迄今,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J. Am. Chem. Soc., Laser Photonics Rev., Nano. Energy., Appl. Phys. Lett.和Opt. Lett.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8篇(IF>3的28篇,论文他引>1900次,论文H因子为27),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其中论文Opt. Lett. 2008, 33, 1884入选Opt. Lett.最近七年来引用次数最多15篇论文之一;授权中国发明专利5项,受邀在《PHOTONIC GLASSES AND GALSS CERAMICS》上撰写专章1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春苗”青年人才项目等,并参与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OSA、ACS、RSC、IOP、Elsevier、AIP等多种SCI国际刊物审稿专家。研究成果连续三年被《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杂志评为“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并获第10届福建省自然科学论文二等奖,2009年获得首届“Scopus寻找未来科学之星”纳米领域青年科学之星奖,2010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1年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2年获得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长期从事无机稀土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发;探明了玻璃晶化动力学、玻璃网络结构及组元间键能关系,设计合成了含贵金属、硫化物、氧化物、氟化物等纳米晶的透明玻璃陶瓷,通过结构优化,实现系列玻璃陶瓷的高效上转换、量子剪裁下转换及敏化下转移发光;发展了离子掺杂“宽幅”调控纳米晶结构的新技术,提出系列掺杂调控晶体成核与生长的机理;开展了系列光电材料应用研究,如构建新型“DC发光材料/电池/UC发光材料”光伏器件并获得良好进展,将发光材料与非晶硅电池耦合,实现了能量转换效率相对提高8%;在透明Ce: YAG玻璃陶瓷应用于高功率WLED方面在国际上率先取得突破,材料量子效率达95%以上,构建的DC-LED光效达130 lm/W且其它综合性能指标均达到实际应用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