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老网站 >首页 >媒体化材 >正文
温州都市报:浙江省第十三届“之江科学论坛”昨日举行,部分前沿技术有望落地温州

发布时间:2016-11-21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点击关闭]

吃下特制饲料,蚕能吐出七彩丝 打一针硫化银,可发现体内肿瘤

亲水性硫化银近红外量子点成像实验照片
肿瘤模型小鼠在注射硫化银近24小时后活体荧光成像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

昨天上午,BETVlCTOR手机登录先进材料与产业技术高端学术论坛暨浙江省第十三届“之江科学论坛”在BETVlCTOR手机登录举行,国内外30余位知名专家出席论坛。论坛期间,专家们展示不少先进技术,其中部分前沿科研项目有望落地温州。

硫化银能帮患者拍出动态影像

论坛现场,新材料技术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不但成立了“BETVlCTOR手机登录-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先进材料联合研发中心”、“BETVlCTOR手机登录-浙南科技城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个科研中心,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与投资人探讨推进科技对产业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在现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王强斌介绍了荧光影像研究在医学诊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王强斌说,检查前向患者静脉注入一针数毫升不等的Ag2S(硫化银)量子点,这些量子点数分钟后随着血液循环系统扩散至全身。之后他们再根据荧光成像原理,就可获得影像资料。当人体中发生骨折、炎症及肿瘤等疾病时,荧光影像上就会清晰地显示出来。

“传统的X光、CT等因成像时间较久,只能获得静态的医学影像资料,而利用硫化银可为患者拍下动态的影像视频,这样更有利于医生进行疾病诊断。”王强斌说,相比传统医学影像对人体造成辐射危害,硫化银对人体基本无害,安全性更高;在成像效果上,Ag2S量子点能达到PET-CT(中文名称: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可用来早期诊断肿瘤等疾病)的精度,价格更便宜。

目前,王强斌研究员及其团队正在同BETVlCTOR手机登录-浙南科技城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接洽,有意将临床应用研发机构落地到温州。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也已提交国家食药监总局审批,预计两三年内就能造福患者。

明年市民在温州可见七彩蚕丝

在市民的印象中,蚕一般是吐出白色蚕丝。但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韩明勇教授却能让蚕吐出七彩蚕丝,还能改变蚕丝的强度、抗菌性等多重性质,大大提高了蚕丝的市场价值。这一神奇的变化,就是给蚕喂养特定的饲料。

“蚕还是普通的蚕,但我们给它喂了生物合成的特定双亲性材料,以改变蚕丝颜色、强度等各项性质。”韩明勇介绍,传统的蚕丝着色,一般需要在强碱环境下进行,不但污染重,着色效果也不佳,褪色现象时有发生。

韩明勇表示,他们团队经过4年时间的研发,目前功能蚕丝的技术已比较成熟,该项目即将落地浙南科技城,最快有望明年向市场推出。产品首先会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随着远期功能蚕丝的产量增加、成本降低,未来也可以应用于丝织日用品生产。

据悉,温州“十三五”规划把新材料产业作为十大新兴产业,作为我市在浙南科技城和浙南产业集聚区(经开区)重点发展科创产业,到2020年温州市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目标超过500亿元。                                                                                                                               

                                                              温都记者 谢树华


 

相关链接:http://dsb.66wz.com/html/2016-11/20/content_2023262.htm